导火索:钱!哦,应该是期权
冯大辉,微博坐拥183万粉丝的资深大V,知名Oracle专家,知名博主,阿里巴巴资深员工,支付宝数据架构师,微信公号“小道消息”创办者。
众多的头衔引来网友的玩笑话:丁香园是为数不多的我知道CTO是谁但却不知道CEO是谁的互联网公司……可见冯大辉的个人形象对丁香园的影响举足轻重。
今年7月,冯大辉离开了任职6年的丁香园CTO职位。
早前,就有“朝阳区群众”爆料称,冯大辉在微信朋友圈吐槽关于员工权益的问题,虽然并没有指名道姓,但根据当下事件的发展,大家纷纷推测这些内容是指向丁香园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丁香园的不爽。
像很多创业者一样,冯大辉加入丁香园的时候被许以期权,6年后期权早已成熟,现在人要离开,想拿到属于自己的权益,然而公司不给,转要回购。但是回购的价格和条件谈崩了……前顺位资本员工高少星发文称:冯大辉的离职事件本质是IT民工维权讨薪。
立元创投合伙人周兆峰认为,这件事情的关键不是给或不给,而是给多少?
“其实,双方的诉求都能被理解。” 周兆峰觉得,这场纠纷对于丁香园损失不会太大,它的估值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丁香园并不是以技术驱动,而是以业务来实现,再者,移动医疗行业的泡沫很大,估值水分较大。所以,这时冯大辉走人,按上一轮的估值可以拿到大笔金额,但是如果不按这轮估值那就不好说了。这也是双方的矛盾所在。
但投资界也有不同的声音,高少星就在自己的微信原创文章里明确表示,丁香园拥有腾讯战略7000万美元以及顺为基金领投,DCM跟投的上千万美元投资,估值应该不低,但由于公司没有上市,冯大辉的期权比例虽然不高,但折算成现金却不少。如果以当前的估值价格让冯大辉套现走人,丁香园肯定损失的比较大。
创业路上,找到靠谱的合伙人,在辛苦创业的同时,也收获应得的利益,这是最好的状态。
然而,在创业圈里,因钱而引发的事件却是不胜枚举。
根据媒体爆料, 2009年技术大牛曹政加盟4399,蔡文胜承诺1.5%股权。2014年,曹政被告知,蔡文胜当初承诺的1.5%股权缩水为万分之七。
蔡文胜与曹政都公开声明,双方对于股权的不同理解,产生分歧。
微博爆料截图
双方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理解? 2009年曹政加盟4399时,如果大家就明确游戏规则、曹政拿到的股权数额与中途离职时的退出机制与退出价格; 2011年曹政离职时,如果既然有游戏规则,大家按照事先定好的游戏规则行事,明确4399掏的200万对应回购的具体股权数额,剩下未回购股权的数额,以及剩下股权的处理方式;如果,大家一开始就敞亮说明,随着后续合伙人加入与公司融资,曹政股权会不断被稀释;如果……
这起“资本家坑码农”事件,告诉我们,发放期权时,公司一开始就应当管理好员工的预期,深度沟通明确期权的退出方式,并将方案落地。
另一起员工股权退出事件发生在华为。
根据媒体报道,在华为奋斗了近10年,立下汗马功劳的刘平在2002年要求变现在华为的“股权”,公司按照他实际掏付的购股价格354万元原价回购了他的“股权”。刘平认为不公,将老东家华为告上法庭,要求按照其持股比例可参与分配的净资产+未分配利润分配来变现股权。
看到这里,不要只是瞧人撕逼凑热闹。你是否正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并被老板许以期权?当你与公司签期权协议时,应该如何避免在期权面前跳进坑里?
现在很多公司都流行发放期权,作为一种员工激励机制,似乎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的到。但俗话说:不想进核心拿期权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在老板找你谈这个事情之前,先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吧。
买房向卖方支付一定的权利金后,在一定时间内具有选择是否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的权利,这就是期权。
举个例子:
无敌江景房,1年以后完工,一套起码500万!现在你只要先付10万,建成以后400万卖你,如果涨了你就赚了100万,如果跌了你可以选择不买,就亏10万而已。关键是,你觉得房价会跌吗?
举个例子:
老张啊,快跳槽跟我干,我给你发期权,只要干4年,等公司上市了,你就可以用1块钱1股的价格买公司10万股的股票,那可是一笔大钱啊,别犹豫了!
四年以后,公司上市了。股票价格1股30元,老张净赚290万。
我干不了四年怎么办?
第1年:按年算,1年内不予兑现,期满得25%
第2-4年:按月比例发放期权。
如果你中途离职了,那么你有180天的时间来决定是否行使你的权利购买你已经获得的期权数(各公司规定会有差别,具体参照公司规定)
1. 企业仍在良性发展
企业还在不断融资,即使没上市,公司的估值还在增加,你手上的期权就还是升职的,可以找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至于怎么转让出去是可以和老板谈的。
2. 企业发展停滞甚至在倒退
那就是张废纸,趁早走吧。谁叫你当初看走了眼,跟错了老板呢?
3. 又或者BAT 看上要收购
不管你公司干得好不好,反正有大佬看上你们公司了,你们老板一个不硬气,就把公司卖了!
到手的钱要还钱给投资人,还钱给债权人,剩下的才是你们有期权的人分的(投资人也会分)
股权激励的参与方,有合伙人,中高层管理人员(VP,总监等),骨干员工与外部顾问。
合伙人主要拿限制性股权,不参与期权分配。但是,如果合伙人的贡献与他持有的股权非常不匹配,也可以给合伙人增发一部分期权。中高层管理人员是拿期权的主要人群。
其实分多少人,还是你们老板说了算,但是期权池一般是整个股权的15%-20%,为了激励后进的员工。
跟对公司,跟对团队,公司发展好,期权才能值钱;
看好老板的人品,别信口头承诺,要签合约(跑路的老板太多了);
一般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上市后比起来,市值会差很多,但互联网行业风险太大;
要期权的时候,别光注意数量,还要注意总股本和占比,计算价值。
制度是好的,但老板也是要不断学习的。不是想当然拿出一点股权当期权发就好了,定价也不是随便定的,最重要的是,诚信经商。
本文转自米龙谷,不代表牛投网观点。
推荐阅读
【杨守彬】:“四大招”带你闯过资本寒冬,迎来春暖花开(万字干货!)
【杨向阳】:“寒冬”其实是一个有序投融资市场的常态,创业者要回归商业本质
【盛希泰】:盛希泰:中国眼下创业寒意加深,却是宋朝后最伟大的时代 | 投名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