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5.25日在第十四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表示,证监会将逐步扩大商品期权的品种,继续推进股指期权的上市工作。我们简要点评如下:
(1)本次论坛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共同主办,所谈及期权品种未来大概率将在这两个交易所上市。股指期权方面,中金所早于2013年11月8日就启动了沪深300股指期权合约仿真交易。2015年5月24日,中金所董事长张慎峰曾表示,短期期将推出股指期权产品,包括沪深300股指期权、上证50股指期权、中证500股指期权等三只产品,只不过后期由于股灾发生,金融创新停滞,新推股指期权工作被无限期暂停。方主席此番表态是两年来首次监管层关于股指期权的发声,意味着相关工作重回正轨。
(2)理论上期权是一类中性工具而非空头大杀器。期权本质是一种选择的权利,反映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主要包括趋势(均值)与波动(方差)等方面的信息。如果判断市场价格处于较低的位置,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看涨期权来表达自己的上涨预期并从中获利,反之亦然。此外,由于期权的定价包含了对市场所有情况的预期,不仅能够反映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也能够提供市场波动情况的信息,满足多样的风险管理需求。因此,股指期权本身是中性的,不会影响市场本身的运行规律。
(3)场内期权市场品种急需丰富。目前国内场内期权市场已有上交所上证50ETF期权,近期日成交量已达百万张量级,较为活跃。不过上证50ETF期权标的资产仅覆盖上交所最大的50支权重股,对于投资者多元配置下现货头寸风险管理作用有限。我们预计未来沪深300股指期权将率先推出,该品种筹备时间已有6年,两年前就已做好正式上市前的全面准备,将最大概率成为破冰品种。
(4)股指期权不是洪水猛兽,短期来看对市场影响有限。期权本质上是一种“保险”,它的应用是资本市场发展中一个很大的变革,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率的投资手段。目前在国际市场上,股指期权已经是一种应用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家交易所均上市有相关的股指期权产品。发展衍生品是深化证券市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化解金融风险,但是由于期权具有高杠杆性,为了防止盲目加杠杆的情况出现,在短期内应该会在投资者适当性、仓位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现阶段应该主要以推出合约产品和完善交易机制为主,市场中期走势,更多是由估值、利润、利率等因素共同决定,股指期权的重启对A股市场的短期影响有限。
(联系人:徐沛东 18217052278)
特别声明
中银国际策略团队成员介绍
陈乐天(首席策略分析师)
曾在中信证券任职,并入围2014年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在加入中信证券前,他还在国家信息中心、湘财证券、日信证券等单位从事宏观研究,并担任过首席宏观分析师一职,代表作有《库存周期》《产能周期》系列专题;建立了以宏观周期为基础的大类资产配置与股票市场分析框架,2015年底以来准确预测了宏观周期、大类资产与A股市场方向,2016年加入中银国际。
代 亮(量化策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本科,中科院网络安全硕士。 曾任职于计算机,通信和互联网企业以及对冲基金。2017年加入中银国际策略团队。
徐沛东(市场研判)
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学士。此前在光大证券从事A股策略研究工作,专注于市场研究,曾获2016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策略第五名。2017年加入中银国际策略团队。
李如娟(行业比较)
中山大学金融学硕士,金融与工学复合专业背景,两年的A股策略研究与汽车行业研究经历。2017年加入中银国际策略团队。
钱 伟(宏观专题)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博士,擅长宏观周期的理论与现实研究,2017年加入中银国际策略团队。